《哪吒》成為今夏最火的動畫電影,給觀眾帶來了“火辣辣”的激情體驗。連中央紀委、《人民日報》都先后發表影評,可見影響之深遠。而從企業文化的角度來看,《哪吒》也帶給我們不一樣的啟示。
靈珠與魔丸,一為冰,一為火;一為正,一為邪;一為生,一為死;偏偏卻又相伴而生、相融而成。由此演繹了一場你死我活、不共戴天卻又攜手重生的恩怨情仇。表面上看,影片講述的是靈珠與魔丸的宿命,實際上,背后卻是龍宮集團和李氏集團的斗爭。
龍宮集團,是東海的主宰,鎮壓著東海大大小小的海妖海獸,受天庭之命肩負守護東海安寧之責。李氏集團,負責守護東海之濱的陳塘關,在陸地上斬妖除魔,肩負守護陸上百姓安寧之責。李氏集團董事長李靖守關多年,勤政愛民,立功無數,頗受百姓愛戴。兩大集團,一海一陸,各行其責,多年來相安無事。
但龍宮集團董事長東海龍王卻非池中物,蟄伏千年,潛龍在淵,不是為了盡忠職守、贖罪立功,反而是在等待時機、培養實力,龍宮家族集團秘密制定了“脫離海洋、重返天庭”的企業使命,堅持“實力突圍、振興龍族”的價值觀。與此同時,太乙真人的師兄申公豹因為覬覦十二仙的位置,與龍宮集團不謀而合,被聘為龍宮集團顧問。于是申公豹施計將靈珠與魔丸調包,魔丸投胎李夫人生下哪吒,而靈珠則轉世成為龍太子敖丙。敖丙一出生,就被賦予龍宮家族重返天庭和助師父申公豹成為十二金仙的雙重使命,有著靈珠加持,在龍宮家族和申公豹的精心培育下,敖丙逐漸成為法力高深、本領超群的“高富帥”。
而李氏集團本應靈珠轉世的哪吒,一出生卻成了人見人怕的“魔娃”,稍長大又成了力大無比、惹禍不斷的“妖怪”,給李氏集團董事長李靖夫婦帶來了無盡的麻煩和煩惱。難能可貴的是,李靖夫婦傷心難過之余,卻始終不改初心,不離不棄,依然堅持“降妖除魔、守護正道”的企業使命、堅持“百姓安寧為本”的價值觀不動搖。繼續堅持降妖除魔、為民除害,希望以自身行善積德抵消哪吒造的孽債。為讓哪吒走上正道,李靖不得不謊稱哪吒是靈珠轉世,讓哪吒拜太乙真人為師學習法術,并諄諄教誨哪吒學好本領能夠降妖除魔、為民除害。在哪吒一次次的惹禍之后,李靖夫婦沒有埋怨天庭、沒有抱怨命運,依然一心只想感化哪吒,把哪吒教育成為一個對社會、對百姓有益的正道中人,為此,李靖甚至不惜以身換命,替哪吒渡劫。
在李氏集團正確的企業文化感召之下,在李靖夫婦的善念正行的感化之下,哪吒心中的魔性得以壓制,善的種子逐漸萌芽,于是有了收服海叉王的善舉,因為這個善舉救了敖丙,與敖丙結下善緣,成為彼此唯一的朋友。也正是因為這個善緣最終導致龍宮集團功虧一簣,使命徹底破產。而李靖集團則如愿收獲圓滿,贏得了哪吒的重生,也贏得陳塘關百姓的人心。
所以,咋一看,影片《哪吒》講的似乎是“不信命”、“我命由我不由天”逆天改命的故事,實則是兩大集團企業文化碰撞斗爭的故事,李氏集團李靖夫婦、太乙真人秉持正確的企業使命、價值觀,克服種種困難,耗費了無數的心血,哪吒才得以重塑改造。哪吒的重生,是李氏集團長期堅持為社會服務、為百姓造福、以奉獻為本的精神的勝利,是大愛對私利的勝利,也是正義對邪惡的勝利。而龍宮集團以家族利益凌駕于社會整體利益,堅持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的狹隘的價值觀,從一開始就注定了失敗的結局。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后時刻,敖丙選擇了與哪吒共同渡劫,選擇了與私利決裂,從而也獲得了重生。正印證了那句話——“人心是可以相互感化的”。
是魔是道,是正是邪,就在一念之間。
人性如是,企業亦如是。
成功的企業,原因各不相同。失敗的企業,也都有各自的宿命。但追根溯源,一定會找到企業文化這個癥結所在。一家企業,只要企業使命、價值觀錯了,無論如何風光,最終結局一定好不到那里去。今年以來,多位知名公司董事長、行業大咖身陷囹圄,慘痛的教訓值得引起深思。企業經營,一切都要回歸原點,尋找初心。華為作為一家民營企業,遭受美國以舉國之力圍追堵截,兇險萬分,但創始人任正非始終海納百川、坦然面對,老爺子之所以內心無比堅定,是因為他堅信華為所秉持的使命、價值觀,正是人類追求幸福、社會向前發展的正確導向。老子在《道德經》里就曾經說過:“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華為無疑是最成功的踐行者。
“生而為魔,哪又如何?”只要信念堅定,魔亦可入正道。企業經營亦是同理,只要企業文化對了,企業命運亦可改變。